晨間新聞的外景記者把鏡頭帶往市區西北方的六義園,園中的垂櫻正開得燦爛,於是臨時調整今天行程。既然在巢鴨附近,也許可以試試第一家獲得米其林一星的拉麵店 Tsuta 蔦。
由都營巢鴨站出來,幾分鐘後在小巷裡找到了蔦。十一點不到拿了號碼牌付了押金,客氣的服務生說我們在一點半到兩點左右回來排隊即可。於是開心的轉往六義園尋幽探勝。
一點多一點,雙眼帶著滿滿櫻花饗宴回到餐廳,加入餐廳旁走道裡的排隊人潮。由於僅有九個座位,雖然已經抽了這時段的顏色號碼牌,依然等了一個多小時才進到餐廳。拿回押金,拉開木頭拉門,走進店內,先在購票機購買餐券。雖然有飯點的選擇,但當然是點拉麵。
吧檯位置前放了一張小立牌,清楚地解說了拉麵裡的要角,從自製的麵(等待區旁正放著日清的大袋麵粉),各種湯頭的原料:那裏釀的醬油,產的鹽,何種熬湯的食材等。看得出主廚大西佑貴的自信與堅持。
麵上桌,細心擺放的麵條、叉燒、蔥花和佐料,在視覺上相當出色。
餛飩味玉醬油 Soba(另外加點了九条蔥和筍乾)
松露醬正好和醬油的鮮味(Umami)呼應,創造出清淡卻又層次複雜的湯頭。少了一般拉麵常見的濃稠湯頭不但不損其風味表現,反而讓湯的美味更在口中能顯現。
餛飩味玉塩 Soba(另外加點了九条蔥和筍乾)
普羅旺斯的橄欖醬有著橄欖的鹹與酸豆(capers)酸,在鹽味的湯頭畫龍點睛,果然如主廚強調的這是一碗透過日式高湯表現鮮味(Umami)的麵料理。兩種湯頭都成功的達到這個水準,而相較清淡的調味也讓人想要一口接一口的喝。
自製的麵條在主廚熟練的煮麵、甩麵中,叫人十分期待。細的麵條卻富有嚼勁,隨著咀嚼,跟著麵條帶進口中的湯、唾液和麵,開始釋放出更多的味道。這是一碗看似簡單,而是可以細心品嘗的料理。這自製的麵條實在讓人難忘。
叉燒是拉麵的另一個靈魂,碗裡出現兩種,一個是幾乎都瘦肉,看起來沒有滷上色;另一個常見的五花肥肉。瘦肉部分越嚼越有滋味,看似滷的不完全卻是每一絲肉都風味十足;肥肉部分滑順不膩,正好搭筍絲一起吃。
餛飩?好吃,但非必要。加點了九条蔥增加了香氣和口感,但原本湯頭已極為出色,下次再來一定試吃原味。
料理、整體呈現的方式和用餐體驗,米其林星星其來有自。但是讓人念念不忘、想要再吃還是那滋味豐富的湯頭和口感絕佳的麵條。